top of page

柔新經濟特區展現理念相近國家合作應對保護主義興起與共創雙贏精神

  • 作家相片: TASC CIER
    TASC CIER
  • 5小时前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新加坡副總理兼貿易與工業部長顏金勇指出,「柔佛—新加坡特別經濟區」(Johor-Singapore Special Economic Zone, JS-SEZ,又稱柔新經濟特區)正是一項展現理念相近的政府如何在貿易不確定性中攜手合作、共創雙贏的典範,尤其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重新推行關稅和保護主義政策的背景下,期盼這項合作能夠為新馬兩國創造新的經濟效益。

 

顏金勇指出,「當前全球保護主義風氣高漲,柔新經濟特區是我們如何克服挑戰、開創合作機會的有力例證。而這個時機也非常關鍵,因為企業可藉此強化供應鏈,從容應對市場波動,並持續拓展業務。」同時,他也宣布,新加坡政府將設立一個聯合項目辦公室,協助本地企業拓展至柔新經濟特區。

 

例如,新加坡農業科技公司Archisen與馬來西亞柔佛州政府旗下FarmByte合作,在柔佛努沙再也科技園(Nusajaya Tech Park)共同開發智慧垂直農場,預計年產300公噸綠葉蔬菜,正是柔新經濟特區創新潛力的具體展現。

 

柔新經濟特區建基於新馬兩國長期穩固的經濟夥伴關係,旨在開拓更多新商機,並為兩地人民創造更多高素質的就業機會。兩國政府於2025年1月簽署合作協議,正式推動柔新經濟特區,涵蓋11個重點領域,包括:製造業、物流、糧食安全、旅遊、能源、數位經濟、綠色經濟、金融服務、商業服務、教育與醫療等,覆蓋柔佛州南部總面積達3,571平方公里,劃分為9個旗艦經濟區。

 

為支援該計劃,新加坡貿工部將聯合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SG)與經濟發展局(EDB),設立一站式聯合項目辦公室,配合馬來西亞方面早前於2月底在森林城市設立的「馬來西亞投資促進中心—柔佛辦事處」(Invest Malaysia Facilitation Centre – Johor, IMFC-J),為欲進駐的企業提供全方位協助。同時,兩國也致力於簡化海關與過境程序、優化人流與物流通關效率,並將推動人才發展及設立單一窗口制度,為企業營造更便利的經商環境。 

 

顏金勇坦言,美國近期宣布的「解放日關稅」(Liberation Day Tariffs)已對東南亞多國經濟構成壓力,其中馬來西亞被徵收24%關稅,新加坡則為10%。雖然川普在4月9日宣布90天暫停徵收報復性關稅,但對中國仍被施加145%高額稅率,北京也以125%反制,為全球經濟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貿易秩序帶來巨大不確定性。

 

他認為,如果國家之間只願在有利於自身條件的情況下展開貿易,小型經濟體最終將受制於大型經濟體,並蒙受經濟損失。儘管如此,他強調每場危機都伴隨著新機遇,尤其是那些能夠迅速適應新格局的企業,將能把握供應鏈重組帶來的利基。

 

顏金勇總結道,「在全球經濟充滿波動、焦慮與不確定的時代,更需要我們與理念相近國家緊密合作,深化互聯互通、提升營商環境,與企業攜手邁步。只有這樣,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才能透過柔新經濟特區,進一步整合我們的經濟體系,強化供應鏈,共同打造更具韌性與活力的未來。」

 

【由李于晴報導,取材自Channel News Asia,2025年4月21日】

 

 

Comments


版權所有: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  
Copyright 2025 Taiwan ASEAN Studies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886-2-2735-6006, 886-2-2735-0199

bottom of page